食野的人

野人的飲食誌

Friday, February 10, 2006

吃糕

兩家深水[土步]傳統糕點

數年前讀過豐子愷的〈吃糕〉,那篇寫的是伏苓糕,一種以伏苓和糖為材料的糖糖型糕點,在香港罕有尋見。這種糕點在下以前吃過一次,是朋友在大陸帶來給在下的,甜甜軟軟的,有點藥味,很特別。後來另外幾位朋友從內地買了一大包有不同味道的伏苓糕給我們試,這次的味道卻差極了,根本只是一塊塊糖,沒半點藥材香味。

以上只是興頭,指出在下這篇要談「糕」,提一提名作家,也許還可以增加本篇的瀏覽率。

在深水步有幾家老字號傳統糕品店,其中兩家特點有名的是基隆街北河街的「鴻發」和北河街福華街的「坤記」。

「鴻發」是很傳統的糕點粉餅店,門口處攏滿一盤盤糕點,如鬆糕、白糖糕、紅豆糕等。在下特別喜歡他們的芋頭糕,可能是因為越來越少見,而且在下小時常吃,想懷緬一下想當年扮十分感慨之故。他們的芋頭糕不是過年時我們在美心買得到的那種粉紫色糕,而是白色,有點像蘿蔔糕的,面層有一塊厚厚的油皮,中間有大大粒芋頭粒和蝦米等材料的。吃這種芋頭糕最能感其質感,芋頭是硬的,糕粉是軟的,還有配料的鹹香油香。這油香是很重要的,聞起來能誘人咬下去,在人的嘴裏抹一層油,傳統的糕點沒了這種油香,就不像樣了。

除了在下最喜歡的芋頭糕,鬆糕亦十分好,氣孔夠密,夠大,這才「鬆」;而且這家的鬆糕才真的夠蔗糖香,吃起來的甜味是不同的。此外還有頗聞名的雞屎藤果,在下沒試,不知怎樣。值得一提的還有咸水角,和一般咸水角的外型很不同,是又大又扁的,裏頭沒甚麼餡。在下個人來說比較喜歡在酒樓裏吃到的那種。至少飲食雜誌上所說的自磨粘米粉,在下不懂評,總之鴻發的砵仔糕很煙韌就是。

不過,鴻發的芝麻糕就及不上坤記了。

坤記基本上是一家士多,不過兼賣甜糕點。賣的東西和鴻發或者其他糕點檔沒甚麼分別,不過他們的芝麻糕確實出色。坤記芝麻糕和別家的一樣,也是由數層組成一大塊,不過坤記的「糕層」比較薄,也是說一塊糕含的層數較多,而且他們的芝麻糕是屬於較軟身的,這樣吃起來就倍加鬆化了。如果遇上出爐不久,暖吃的話便更佳,更能感受到糕身入口即融的質感,就像吃芝麻糕同時吃芝麻糊。

坤記還有紅豆糕,白糖糕等,此外鹹茶果亦非常好吃,又是那種厚厚的油香。

Monday, September 26, 2005

啤啤佢

數款啤酒點評

在下一向喜歡喝啤酒,每逢BBQ或者朋友聚會都會「啤啤佢」過過癮。

老 實說,啤酒其實不是那麼好味道,論飲品的話咖啡一定比啤酒好味道。不過啤酒勝在夠解渴,尤其是大熱天時來一罐冰凍啤酒(沒人喝熱啤的吧......), 只是掀拉環的「束」一聲已教人暢快。人家說啤酒是「鬼佬涼茶」,這當然是沒道理的,外國人文化中不可能有「清熱」的觀念吧?不過以涼茶用來「消(銷)暑」 的功能來看,啤酒未嘗不可稱為涼茶。

說到品牌,在香港的酒鬼中「喜力」一定是上品。「菊花啤」歷史悠久,一向是不少人的至愛。以超級市場和七仔OK的架上來看,喜力是當中最有麥味的一款。一 口喝下去,啤酒的甘甜味久久不散,但又不會太濃,以致喝下去有「稠」的感覺;而且味道不「化學」,即沒甚麼添加劑的味道,綜合而言,確是極品。

不過喜力價錢不平,去pub喝的話當然更「甘」。平常喝的話一罐起兩罐止,在pub的話除非有很多閒錢,否則只會散叫。

因此喜力不是在下最愛。

另一港人熱選是「生力」。 在下不覺得生力好飲,味很淡,酒精味很快湧上來,汽又特別勁;說到平,平過它的啤酒大把。因此除非沒選揀,否則不會拿來喝。不過 生力啤的電視廣告一向拍得很好,至少不會常常在畫面上排些老外走來走去懶有型,滿是「西方主義」。生力以前最常用的廣告主角是梁家輝,早幾年是周星馳,近 兩三年則好像有點不思進取了。

在下最喜歡的是「嘉士伯」。論味道和質感,應該每方面都比「喜力」差一點,不過價錢亦沒那麼甘,平常一氣幾罐不會覺肉赤,在pub喝亦化算。喝啤酒的妙 處在「豪」,只喝一兩罐,「就住就住」個荷包,不會豪得到那裏,就如在戲院坐前排放屁那樣。「嘉士伯」之好,就在讓人豪得起。

還有好幾款超市常見的啤酒:藍妹──平,但真的不好喝,在「生力」之下。藍帶──和「生力」差不多,不過在下寧願喝生力啤,支持本土出產。Kingway (金威)──國內名牌,近年急速在香港擴展業務。Kingway的質素不低,麥芽味夠,只嫌沒甚麼餘韻(談啤酒談得像紅酒似的,懶有野),味道來得快去得 快,整體來說和「生力」是同一水平,而且稍香一點燕京──沒甚麼特別,又用縱向軸來做評價,燕京比生力酒花味濃一點點,又及不上Kingway香,味道 偏酸,價錢和兩者差不多。青島──水準很飄忽的,罐裝不知所謂,連酒味也沒多少,淡得很;但樽裝卻不錯,不比生力差,幾滑,苦味散得快;國內版的卻比香港 版的罐裝更差......也許是在下的味覺失調吧。Blue Ice──最不知所謂,淡得和清啤差不多,大概是純正的外國light beer風味吧,在下只會說它是有酒味的水,算起來,它的平均受價和蒸餾水差不多。

最後要說的一隻牌子是SKOL, 中文不知是甚麼名了。這款德國啤酒不能算是很好渴,有麥味,但不濃,稍比「嘉士伯」淡;喝起來不太苦,帶點酸味;味道散得 不算快,不過又不太耐嚐;各方面算起來都算中等,但它殺食在「平」,一平遮三淡:兩個幾一罐啤酒你想好飲成點?這樣的平價啤酒,最好用來豪。除了「嘉士 伯」,在下最常買的就是SKOL。

每人半打平價啤酒,夜晚在尖沙嘴海傍邊談邊飲,懶多心事,懶有情趣,懶對酒當歌──成副麻甩佬格。

Thursday, July 14, 2005

辣 vs 麻辣 vs 特辣 vs 酸辣 vs 地獄 vs ......

在下自小就愛吃辣的食物,自從懂自己煮即食麵的時候起,只要家裏有辣醬的話,幾乎每次吃麵的時候也要加辣醬,甚麼蒜容、士喇差(其實不辣的)、桂林、特辣XO等初中時已全部試過了。

近年在香港街頭常見到「麻辣米線」的招牌,大概是源自麻辣火煱的。老實說,在下不太喜歡吃麻辣,總覺得有少許自虐......不過間中還是會「犯賤」一下,又或者要媚俗一下,感受一下在店內殊殊殊的連湯吃盡一碗麻辣米線的虛榮。

這次說兩家在長沙灣的「麻辣」。其一是本店在永隆街的「譚仔」。這店也大概有五六年歷史,一直客似雲來,分店越開越多(老實說,本店始終是最有質素的)。 他們的麻辣湯底分很多級,有大大辣、大辣、中辣......5小辣等。在下常聽見隔鄰位的人客叫「3小辣」,在下想那應該幾乎是不辣的。在下的能力可以從 容的吃下「中辣」,大辣級以上的未試過,不知「實力」如何了。和一般的麻辣湯一樣,它能使你的舌頭麻痺,好像給火烙過那樣(純粹以想像力打個譬喻,在下可 沒試過舌頭給火烙,即人常說「味同嚼蠟」差不多的比喻方式),大概就是人常說的「辣得好過癮」。「譚仔」還有酸辣,保留了他們的獨家靚湯底之餘,又有少許 辣,是很值得試的。

其二是「麻辣米線」,在發祥街的,這也是一家開了約六年七年的麵店,他們的「麻辣」可真非同小可,「中辣」級該是在下的極限。這是由於他們的概念是把米線 泡在一小鍋的麻辣火煱中,故此湯是一直保持熱度的。通常湯熱的話辣度也會強一點。對於一些一向不吃辣的人,一兩口湯已足以讓他們跳舞,火辣辣的。

上次說過「雲貴川」的辣湯底,這次說說另一種非麻辣的湯底──「血池地獄湯」。很多港式的日式拉麵店都有地獄拉麵,不過在下試過的幾家的湯根本一點都不 「地獄」,只不過是「辣辣地」罷了,比平日在雲吞麵店的自製辣椒油還不如。唯一一碗真的稱得上辣的,是一次在下在大埔道「鹿兒島」吃的那碗,在在下不小心 弄鬆了七味粉的樽蓋後,半樽七味粉的威力使那碗拉麵變成真正的「血池」......

遲些寫一篇專寫辣椒油的。

Wednesday, May 25, 2005

荃灣裏的雲貴川風味

雲貴川風味

朋友介紹在下到荃灣沙咀道鹹田街附近的這家米線店吃米線,進去時八時多九時,聽說爆醬肉丸已賣光,還有幾種不知甚麼東西都沒了。在下奇怪這兒真的有這麼旺 嗎?最後在下點了一碗雞肉腩肉米線。不久之後聽店員說沒湯了。在下和朋友臉臉相覬,覺得有點難以置信,麵店連湯也賣光,真是頭一樁遇上。之後店員便關掉招 牌燈箱。

米線份量甚多,食量不太大的應該兩人share一碗。湯底大概是有點豬肉味,試得不清楚,因為他們下了很多秘製的酸雪菜,所以湯底也酸酸的,不過味道還不 差。米線非常有彈性,是在下暫時吃過最好的一款米線。腩肉可能也是這兒的一款招牌伴料,造得很惹味,稔度適中,尚留得住咬口。試了一些朋友的酸辣湯底,辣 得來十分香,是辣在喉頭的那種。

此店大概是常滿的。可惜的是沒問他們哪兒有分店。

Wednesday, May 18, 2005

滋味回歸

滋味皇車仔麵

在長沙灣發祥街有一家車仔麵店,10蚊一碗有三餸一麵,份量不少,頗抵食。不過在下覺得這店最吸引人的是牛雜,味道一流,又乾淨又新鮮,每次經過附近時, 遠遠就聽到剪刀的「錚錚錚錚」的聽音,從不覺得吵耳,只想走過去買五元牛雜連牛骨。《剪紙》裏說的街邊剪牛雜聲,大概就是那樣的,不過現在越來越少機會聽 到。

說到「回歸」,當然因為這店有使人追昔之處。這裏的魚蛋十分像以往在下在小學放學後,在街邊魚蛋檔可以吃到的那種魚蛋。不太爽口,不太彈牙,粒粒都小小的,不過就夠魚味,又夠味咖喱味,由外至內都有,正正就是從前街邊檔那種魚蛋。

還試過這兒的生菜魚肉,味道和質感都不怎麼出色,但至少不會讓你覺得那是用粉和魚肉混出來的魚肉碎,而是真的是用手打出膠而成的魚肉條。在這兒吃一碗魚肉湯,吃兩隻粉果,再加五元牛雜,就可是使在下很滿足的一餐了。

Sunday, May 08, 2005

魚湯米線

魚米家

朗 豪坊十一樓(好像是)有一家「魚米家」,標榜有魚湯米線和古法魚腐。在下就是因這兩種食物而給吸引了進去的。他們的魚湯米線好像很出名,那當然要試了。 侍應很有禮貌的端上食物,一碗大大碗的米線,湯很白很濃。這個湯真是不可多得,非常鮮甜,自已在家買魚頭煲半天也未必煲得出這樣美味的魚湯。在下把整碗連 米線連湯解決得乾乾淨淨。

魚腐就是一種用魚肉和腐皮弄成的食品,在香港不易吃得到,吃得到也通常很硬很難吃。在下吃過朋友從家斷帶回來的魚腐,很有咬口,但「魚含量」不高。魚米家的比較軟身,而且有魚味,值得一試的。

這 兒的小食做得也很不錯,有一道傳統的日本街頭小吃「野菜天婦羅」弄得極有水準。以lunch來說,這兒的每人平均消費雖然不低,不過對吃有要求的人,不 會在乎這一點,故此下午一時左右,全店爆滿。據其卡片所說,他們在中環、銅鑼灣禮頓道、奧海城2 期、將軍澳新都城2 期、愉景新城都有分店。賣米線賣至這規模而且能保持品質,可真不簡單。

Friday, May 06, 2005

手打烏冬專門店

野味一叮

今 天聚會後去了旺角洗衣街(近中旅社)的「野味一叮」吃晚飯。在附近食肆多的是,不過受「手打烏冬」的標語所吸引,我決定選這家來試試。這店子首先值得一 讚的是待客服務,至少不會叫你「埋面有位」;他們有三名服務員在店裏專做「斟茶遞水」和「落單」,而且免費綠茶是全程on call的,給人的感覺不錯。

和妹妹各點了一客「吉列生蠔烏冬」和「吉列豬扒烏冬」,另點了個「醬爆雞軟骨」當小食。平心而論,吉列豬扒質素平平,吉列生蠔是算「OK」,不過「雞軟骨」不俗,可能是罕為貴,平日要用$22元享用一碟可口的雞軟骨不是易事。

這兒的烏冬確實好吃。在下一如平常吃麵時會做的,用筷子嘗試夾斷麵條,在麵剛送上時,這是不易辦到的(不會是因為在下未吃飯之因吧?)。他們的烏冬十分有 彈性,吃起來又爽又彈牙,而且條條的粗幼都差不多,以三十多元一碗來說不只合理,是「抵」了。不過湯底只算普通(在下只試了豬骨湯,他們還有麵豉湯和地獄 湯的),如果能兼顧這方面就更好了。

要一提的是食物的份量不算多,食量大的可能要吃兩碗。或者可考慮吃飯,在下見到鄰檯的咖喱牛肉飯賣相頗不錯。